2021年诺奖得主Gurnah:我以为这是一个恶作剧
10月7日,2021年诺贝尔文学公布,得主为小说家Abdulrazak Gurnah。结果公布后,首先冲上百度热搜的话题是“村上春树再次陪跑”。
百度热搜截图
每年一到这个时刻,“村上春树得没得诺奖?”这一灵魂拷问,就像煮饺子前扒蒜一样具有仪式感。
围观完村上春树“陪跑”,转头再看得主,不少人的第一反应是——Abdulrazak Gurnah是谁?
01
继2020年后,再爆冷门
诺奖官网有一项投票。在“你读过Abdulrazak Gurnah的作品吗?”的问题下,5223人投票,有超过94%的人选择了“NO”。
诺奖官网截图
不少媒体评论,这是继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美国女诗人路易丝·格丽克(LouiseGlück)之后再次爆出冷门。
甚至可以说,Gurnah比路易丝·格丽克要“更冷一些”。
至少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当晚,网店挂出的销售页面显示售罄。与此同时,出版方联系印厂加班加点印书。早在2016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就出版了路易丝·格丽克的《月光的合金》《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
而在Gurnah这里,情况大不一样——他的单行本不是亟需加印,而是有待引进。
目前,Gurnah有2部短篇《博西》《囚笼》收录于译林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非洲短篇小说选集》。这部选集一共收录了40部短篇,该书由“非洲现代文学之父”钦努阿·阿契贝、英国肯特大学教授C.L.英尼斯共同编辑。
今年村上春树铁定“陪跑”,但译林社或成“最大赢家”。
译林出版社微信公众号留言截图
此外,国内有关Gurnah的期刊文章更是寥寥。最近常被提及的主要是以下2篇:
2012年,张峰在《外国文学动态》上发表的《游走在中心和边缘之间——阿卜杜勒拉扎克·格尔纳的流散写作概观》。
2017年,姜雪珊、孙妮在《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发表的《国内外阿卜杜勒拉扎克·格尔纳研究述评与展望》。
无论是2012年,还是2017年,站在2021年的时间节点上,都可用“时隔多年”来形容。
更要命的是,Gurnah的中文译名尚未统一。
目前有翻译有古尔纳、古纳、格尔纳等等。也就是说,在搞清楚Gurnah是谁之前,还有一个更紧迫的问题,那就是Gurnah怎么翻译。
事实上,面对这一结果,不仅我国网友陷入“Gurnah是谁?”的疑惑。Gurnah本人也难以置信。
2021年10月7日诺贝尔文学奖公布后,诺贝尔奖推广部首席科学官亚当·斯密对Gurnah进行电话采访。“我只是在想,我不知道谁会得到它。”Gurnah说:“我以为这是一个恶作剧,我真的做到了。”
结果正式发布15分钟前,诺贝尔奖常务秘书长马茨·马尔姆打给Gurnah,告知他已获诺贝尔文学奖。那时,Gurnah以为“这是一个恶作剧”。
Gurnah肖像画,来源诺奖官网
02
Gurnah为何拿下诺奖?
关于这个问题,授奖词可视作恰切回答。
瑞典学院常务秘书、本届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安德斯·奥尔森(AndersOlsson)宣布颁奖词:“因为他对殖民主义文学的影响,以及对身处于不同文化夹缝中难民处境毫不妥协且富有同情心的洞察。”
他评价Gurnah作品时表示,“从他的处女作《离开的记忆》(MemoryofDeparture)到他2020年的新作《来生》(Afterlives),从循规蹈矩的描述中抽离,让我们的目光转向世界其他地方许多人不熟悉的文化多元化的东非。”
殖民主义、难民、夹缝,这是授奖词的关键词。这3个关键词,也与Gurnah的人生轨迹相对照。
1948年,出生于东非海岸的桑给巴尔岛。1968年,因印度洋岛屿的一次暴乱而逃到英国留学。从1980年到1982年,古纳在尼日利亚卡诺的巴耶罗大学任教。之后去了肯特大学,于1982年获得博士学位。最近从肯特大学教授一职退休,以英语写作,现居英国。
他出版了十部小说和一些短篇小说,难民主题贯穿始终。《来生》(Afterlives)讲述了伊利亚斯小时候被德国殖民军队从他的父母那里偷走,并在与自己的人民作战多年后返回村庄的故事。
正如书名《来生》所示,伊利亚斯的故事多少带有一些理想色彩。
现实生活中的“伊利亚斯”一旦得知真相,更可能发生的一幕是,发现自己既无法融入当下,也与曾经的村庄一刀两段。
Gurnah本身也处在夹缝中——他无法回归故土,又难以融入英国。身心无论在何处,都无所依靠。
他最出名的小说是《天堂》(Paradise,1994),该作品同时入围布克奖和惠特布莱德奖,《遗弃》(Desertion,2005)和《海边》(By the Sea,2001)则入围了布克奖和洛杉矶时报图书奖候选名单。
在他的作品中,《令人羡慕的宁静》(Admiring Silence,1996)不是最出名的,但值得了解。这几近于他的自身写照。
张峰在《游走在中心和边缘之间——阿卜杜勒拉扎克·格尔纳的流散写作概观》中对《令人羡慕的宁静》曾进行细致介绍:
第五部小说《令人羡慕的宁静》,描述了一个夹心人的痛苦,他夹在两种文化之间,每一种文化都因为他与另一种文化的关联而否认他。主人公兼叙事者是一个无名的非洲大学生,为了躲避政治迫害,逃离了家乡桑给巴尔岛来到伦敦一所中学教书。后来,他娶了一位英国妇女并有了一个女儿。
这个看似温暖、浪漫的故事其实隐藏着焦虑和不安。
他必须面对来自白人的种族歧视以及自己融入英国社会的矛盾心理。为了让别人更多地了解自己,他不停地创作文学作品,希望藉此确立自己的身份。在英国的二十多年里,他与家乡几乎没有任何联系,像一个难民一样在英国寄人篱下。
二十年后,坦桑尼亚的政治气候发生了变化,他得到了一个重返故土的机会。然而让他始料未及的是,这次回归让他意识到自己在家乡成了一个外来人。
通过这次回乡之旅,他意识到自己身上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他不再属于坦桑尼亚,也不可能完全融入英国社会,只能作为一个“流放者”在英国和坦桑尼亚两种文化的夹缝中求得生存空间。”
从这个意义上看,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不仅仅是颁给Gurnah,也是颁给“流放者”这一群体。
在新海南的采访中,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教授张峰认为:“文学最好不需要国籍去限定或者划界限。”张峰把Gurnah看成流散写作这一群体之一,而不是单个地去看他是哪国人。
《非洲短篇小说选集》钦努阿·阿契贝、C. L. 英尼斯编、査明建等译/译林出版社2013年12月版/49.00元
03
夹缝中的观望与生存
他们经历着流离带来的切肤之痛,在夹缝中观望2种文化与文明,并试图为自己找到安身之所。
在短篇小说《博西》中,Gurnah书写了苦难与疼痛:
你错过了最惨的一幕,我的博西。你妹妹仅仅充当了一个注脚,没人为她流下一滴泪。你也是,你和我,我们看着邻居沦为乞丐,卖掉女儿换回鲨鱼肉,也会坐视不理,也会一笑而过。那些人专横地骑在我们头上,来教我们如何温顺。你和我,我们有些东西……在这个冰冷且总是充满敌意的地方,我经常想起你。十二月的一天早晨,我第一次为你哭泣。可那时,无情的泥土已将你的鲜血变成了灰尘。
“我”经历着持续的折磨。
经过高尔夫球场时被截住,人们用棍子打,用石头砸,直到“我”血流满面,不省人事。“空中响起枪声,我没有听出是枪声,那声音就像小孩在玩玩具枪。”没有人听见“我”的呼喊与解释,走到尚加尼又遭遇了一顿毒打。“……可是我已经精疲力竭,他们打我,往我身上撒尿,然后把我扔下,躺在沙滩上不省人事。”
全篇反复重复一句话“你错过了这最残忍的一幕,博西。”这最残忍的一幕,博西错过了。但Gurnah把它带到了更多读者面前。
故事里的“我”找到了一个短暂的栖息地——监狱岛——英国人曾将此岛暂作监狱用,如今只有监狱的围墙残存。
不仅如此,你感到仿佛终于逃离了让人窒息的闷室,如今正在旷野中自由奔驰。这里的水很凉,是你可以想象的那般凉,不像水龙头流出的水。从这里望过去,城镇反倒显得不真实,犹如摆在建筑师办公室里的一具古老的模型。在这里,没人在意你穿的裤子合不合身,没人在意你是白皮肤还是黑皮肤,你不用走过臭气熏人的巷子,也不用跨过湿滑的水沟,也不会有盛气凌人自以为是的长辈来羞辱你,更没有女人用她们的身体引诱你,又不让你靠近。
诺奖官网截图
在诺奖官网,艾伦·马特森介绍了诺贝尔文学奖评选的标准和过程。她是作家、小说家,也是瑞典学院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成员。
一个人如何才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她的回答是:“这一切都与质量有关。当然是文学质量。赢家必须是一个写出优秀文学作品的人,当你读到时感到某种力量,这种力量贯穿于他所有的作品。”
艾伦·马特森承认,这个世界有许多优秀的作家,因此“你需要更多的东西”才能成为得主。
她说:“很难解释那是什么。我想这是与生俱来的。浪漫主义者会称之为神圣的火花。对我来说,这是我在写作中听到的声音,我在这位作家的作品中找到了这种声音,而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找不到。很难解释它是什么,但我总是知道我什么时候找到它。这是与生俱来的天赋,这种天赋给予了他额外的空间,让作家的作品非比寻常。”
“某种声音”“某种力量”,这样的说法多少有些抽象。
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安德斯·奥尔森(AndersOlsson)给出过一个更具体的描述。
他说:“在古纳的文学世界中,一切都在变化——记忆、名字、身份。这可能是因为他的创作在任何确定的意义上都无法完成,在他所有的作品中都呈现出一种由智者的热情驱动的永无止境的探索。”
Gurnah具备这种天赋,即便这种天赋与他流离失所的经历不可分割。21岁的Gurnah成为难民,他开始写作。他的作品中“一切都在变化”,因为他的人生就在一种不确定中沉浮。
《非洲短篇小说选集》译序中有一段话很适合作为结尾。
查明建写道:“非洲作家相继获得国际文学大奖,以自己的文学实力充分说明,非洲文学不再是世界文学的边缘者,而是有着自己独特文学品格的世界文学劲旅。非洲作家以文学创作维护了自己民族文化的尊严,并赢得了世界对非洲文化的尊重。”
正如索因卡在获奖后接受法国《晨报》记者釆访时所说:“这不是对我个人的奖赏,而是对非洲大陆集体的嘉奖,是对非洲文化和传统的承认。”
参考文献
1、《非洲短篇小说选集》,译林出版社
2、《游走在中心和边缘之间——阿卜杜勒拉扎克·格尔纳的流散写作概观》,张峰
3、《国内外阿卜杜勒拉扎克·格尔纳研究述评与展望》,姜雪珊、孙妮
4、《诺贝尔文学奖幕后》,诺奖官网
责编:江玉婷
二审:张中江
三审:张维特
排版|童 尚
好书探,我们绝不放过一本好书